健康查询

Fields marked with * are essential

收取资讯

Fields marked with * are essential

如阁下同意接收由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肠胃科健康资讯,请填妥下列表格︰


此外,若阁下同意以下情况,请在方格打勾

 

2016 香港的研究人员于2010至2014年共安排600名年龄介乎52至64岁人士,参与以病例对照形式进行的研究。整项研究以一组200名其直系兄弟姊妹中有一位至少长有一粒高危瘜肉、而本身没有任何大肠癌病徵的人士,与400名年龄和性别分佈相若,但直系兄弟姊妹经大肠镜检查确定没有高危瘜肉的健康人士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其直系兄弟姊妹中长有高危瘜肉而本身没有任何大肠癌病徵的人士,他们同样长有癌前腺瘤及其他类形腺瘤的机会,分别较健康的一组高出6倍及3倍。 资料来源
2016 香港的研究人员收集及分析了在2000年至2007年间被诊断因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病人数据,并追踪当中295人在随后5年的临床数据,按他们服用亚士匹灵的情况划分成「用药组」及「非用药组」。
分析资料显示,「非用药组」罹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较「用药组」高61%,但他们出现復发性肠道出血的比率,则较「用药组」低约63%。
资料来源
2015 香港的研究人员于2008年至2010年间随机邀请922人量度肝脂肪量,当中658名参加者检测结果显示无脂肪肝。3年后,这批无脂肪肝人士有565人接受跟进研究,发现有76人(13.5%)出现脂肪肝。由此推断,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三至五年的平均发病率为13.5%。 资料来源
2013 香港的研究人员为5,700 名选择每年一次大便隐血测试作大肠癌筛查的参加者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跟进研究,参加者会收到电话提醒每年定期筛查。研究发现第一至第四年接受大便隐血测试的遵循率分别为95.1%, 79.9%, 66.2% 和68.4%。而且根据研究数据的分析,年轻的男性参加者、吸烟者及有大肠癌家族病史的参加者会较易不遵循定期筛查。研究建议向较易不遵循定期筛查的人士提供个人提醒服务,从而提高大肠癌筛查的效率。 资料来源
2012 香港的研究人员分析了7,845名大肠癌筛查参加者的数据,结果显示很多参加者在接受了有关大肠癌及其筛查方法的教育环节后会改变他们最初选择的检查方法 ( 27.1%由大肠镜检查转为选择大便隐血测试,8%由大便隐血测试转为选择大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病史及有较高大肠癌自我危机意识的参加者会倾向选择大肠镜检查,而对整体健康状况的认知、职业、低收入,年轻及对大肠癌筛查有负面认知都与较易改变筛查选择有关。研究建议医生向较大机会改变选择的人士提供详细的解释,从而确保他们能了解更多,并作出一个经过多方面考虑的筛查选择。 资料来源
2010 香港研究人员为约三千名的人士提供大肠癌筛查服务,选择大便隐血测试作为检查方法的人数(48.7%)跟选择大肠镜的人数(51.3%)相若。研究结果发现较年青,有大肠癌家族史及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情况不佳的参加者倾向选择大肠镜检查。 资料来源
2009 香港研究人员为28个来自世界各地共140万名人士的前瞻性群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吸烟人士患大肠癌风险较从未吸烟人士高出20%,当中男性吸烟者比女性吸烟者结果更明显。而戒烟人士患大肠癌风险亦较从未吸烟人士高。大肠癌的风险是随着吸烟年资及吸烟量而增加。 资料来源
2008 香港研究人员为定期进行大便隐血测试,乙状结肠镜及大肠镜检查进行模拟推算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年届五十岁市民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测试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全民性大肠癌筛查方法。 资料来源
2006 亚太地区大肠癌关注工作小组为5,464名来自中国、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韩、台湾及泰国的有大肠癌病徵人士进行大肠镜检查,研究发现9.4%人士患有后期肿瘤。患有后期肿瘤的风险因素为男性、年老及种族(相对中国人,日本和韩国人有较高。 资料来源